丁文劍主演的《建筑师》榮膺中美影展大獎,常州元素成電影看點

 

本報記者發現,電影從頭至尾都帶著一絲愁緒。尤其讓人為之動容的是,攝影機真實還原了常州古街道上的韻味:青磚黛瓦、石井泥苔、老樹藤蔓,古樸的街道上,一切都變得那么喧鬧和安詳。

從建築家到影片編劇,成名作籌備了10年之久

△編劇丁文劍

做為一個“中老年”新編劇,丁文劍的成名作把視角對準了他們的故鄉常州,他在寫影片劇本時就是依照實景去寫的。“影片中所有的場景都是實景,比如街區、墳墓、建築工地,水泥廠等都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存有的。即使這個街區正面臨擴建,而且當時攝製也一直在趕時間。”好在一切的努力沒有白費,片子拍出來了。

有一個鏡頭讓人第一印象深刻:摩登現代的新城與寬闊破爛的老城區,雜草叢生的墳墓與鄰近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樓,從這一老一新、一生一死的強烈反差中,觀眾們能簡單感受到編劇想表達的時代變遷和歲月流逝。

把常州的變遷,用圖像記錄下來

現代快報訊(本報記者 女王揚 李藝蘅)日前,第17屆美中影展、美中電影節在英國加州紐約縣聖加布裡埃爾市拉開序幕。浙江常州編劇丁文劍的經典作品《建筑师》,在600數部參展影視經典作品中,突出重圍,斬獲影展“金天使獎”。

△海報

丁文劍大學畢業於河海大學建築物工程學院,是古建大師羅哲文的入門徒弟,對傳統居家人文頗有科學研究,曾出版發行專著《现代建筑与古代风水》。他透漏,“我上學時就尤其討厭看文藝片,2011年設立影片公司後,先後出任了許多文藝影片的編劇。時間久了,我想他們當導演拍一部影片。整部影片前前後後籌備了10年,我選擇從我最熟識的衛星城建築物入手。”

(受訪者供圖)

丁文劍坦言,只不過電影的創作與他們的經歷有一定關係,比如說他兒時生活的地方,隔壁鄰居家也有個小男孩。影片裡也有很多對於生活的象徵意義、心靈價值的深入探討,那些都是他在生活、創作中思索的結果。

他感嘆,他們是非科班出身,在創作之初還是較為驚恐的,而且他很非常感謝知名編劇田壯壯的全力支持。“田壯壯編劇的經典作品對我負面影響非常大,我很討厭他的《猎场札撒》《盗马贼》,他的電影裡有一種原始、粗獷,真實的力量,和對環境的敬畏。影片《建筑师》是把整個環境當做影片主人公,表達建築物與人的心靈、感情的關係。”

△片花

丁文劍說,拍攝地的海陵區涵西街是常州原居民和傳統生活層次感保留較為好的一個街區。“我兒時就生活在這片老街區,我想用影片把家鄉變遷記錄下來。影片中的狀態和實際還是較為相近的,這片老街區正面臨著改建的問題,而影片裡也探討了老街區面臨一個選擇,是進行‘修舊如舊’地改建還是拆毀,以及怎樣‘修舊如舊’。”

電影視角獨闢蹊徑,主角文新在重回來鄉後,邂逅古時情人李梅,因一次老同學聚會被捲進故鄉的老城區改建之中。而因母親遺體安葬事宜回來的文新,與父親的關係也面臨著新的困局。

電影《建筑师》在浙江立項,在浙江攝製地攝製,是一部真正象徵意義上的浙江電影。此前本片還曾入選過平遙國際電影展、哈爾濱國際電影節等獎項。此次在美中電影節中奪得“金天使獎”,對於丁文劍來說也是一次莫大的鼓舞,他說:“影片只不過是一部小效率電影,之後沒想過它能和其他大片一同得獎。影展完結後,影片會在北美地區移動電影院放映,屆時許多英國觀眾們會看見、瞭解浙江,瞭解常州。”

除了浪漫意境的畫面,意味雋永的故事情節,眾多常州元素也成就了整部“鄉愁滿滿”的影片。現代快報本報記者專訪了該片編劇丁文劍,聽他講講這些攝影機之中、得獎背後的故事。

Etiquetas   獵場札撒 盜馬賊 現代建築與古代風水 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