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 10 號半:我要上太空 Argumento

男子憶起他 10 歲時在 1969 年休士頓的經歷,一邊紓解懷舊之情,一邊娓娓道來精彩的登月故事。

阿波羅 10 號半:我要上太空 Actores

阿波羅 10 號半:我要上太空 Foto

阿波羅 10 號半:我要上太空 Related

露梁:死亡之海 Noryang: Deadly SeaJugar en linea
露梁:死亡之海
Noryang: Deadly Sea
磅礡海戰  no info
Jan,12 EN LOS CINES
熊出沒.伴我“熊芯” Boonie Bears: Guardian CodeJugar en linea
熊出沒.伴我“熊芯”
Boonie Bears: Guardian Code
溫馨首選  no info
May,10 EN LOS CINES
邪厄恩典 Raging GraceJugar en linea
邪厄恩典
Raging Grace
驚悚反轉  菲律賓
Apr,26 EN LOS CINES
親愛的愛莉絲 Alice, DarlingJugar en linea
親愛的愛莉絲
Alice, Darling
情感PUA  加拿大
Mar,08 EN LOS CINES
一個人的逃亡 The Great EscaperJugar en linea
一個人的逃亡
The Great Escaper
感人獻映  英國
Jan,19 EN LOS CINES
窺探者 THE WATCHERSJugar en linea
窺探者
THE WATCHERS
詭譎驚悚  no info
Jun,07 EN LOS CINES
源生罪 DeliveranceJugar en linea
源生罪
Deliverance
善惡顛倒  no info
Mar,29 EN LOS CINES
絕地戰警:生死與共 BAD BOYS: RIDE OR DIEJugar en linea
絕地戰警:生死與共
BAD BOYS: RIDE OR DIE
重出江湖  no info
Jun,07 EN LOS CINES
貓王與我 PriscillaJugar en linea
貓王與我
Priscilla
心碎浪漫  no info
Jan,26 EN LOS CINES

阿波羅 10 號半:我要上太空 Comments (60)

Soixnsphkgm
Soixnsphkgm
3.5。太空只是引子,滿篇更多的是對那個年代的懷念和致敬;孩童的視角讓電影整體詼諧有趣,以家庭做為故事的依託又平添幾分溫馨。缺的是共鳴,畢竟這事講的終究還是美國的事。
Mkpgnssoixh
Mkpgnssoixh
兒童視角看登月第一人以小小平民角度重現半世紀前登月事件以及影響,懷舊十足尤其是音樂,風格似十多年前黑暗掃描,真人轉動畫技術更為成熟,光線陰影感更好,動畫製作好處多細節更為豐富,減少現實感政治性,對比紀錄片一類求實風格,動畫更能展現諷刺性和兒童幻象力,最平凡小兒童對比大人們政治事件看法及政治意義,在小孩(導演兒時)眼中,只是勇敢壯舉,而非複雜冷戰共資相爭軍事太空競爭,故事有意將(現代)操控歷史事實和政治影響力,從電影裡面抽走,只看太空員及NASA,不需要各種各樣的吹捧表揚粉飾,對比剛結束的兩奧運會更為諷刺,所有體育成績更是政治成績,同是通過電視這一關鍵的傳播,(奧運及成績)現在倒是成洗腦濫用工具,對兒童而言似乎毫無意義,電視巧妙串聯兩故事線,登月更像表達純粹的勇敢,與讚揚面對困難的冒險精神。
Oyvleelovm
Oyvleelovm
站在當下的十字路口,目之所及只有痛苦與絕望,的確讓人想要回望那個很傻很天真的少年時代。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林克萊特再次用真人與動畫結合的手法,在大量的生活剪影中插入一點點幻想,半真半假間帶著觀眾回到1969年的美國,那時的一切都朝氣蓬勃欣欣向榮,人們樂觀地相信未來,但夢幻的少年時代,只是記憶增添的濾鏡,不義戰爭、種族歧視與性別壓迫,社會危機一直都在,一如當下,或許新的風暴正在醞釀中,只是我們是否有勇氣像半個世紀前的人一樣奮起反抗呢?這個只能等待時間來回答了。
Sarahwi72699857
Sarahwi72699857
不是一個靠激動人心的冒險故事驅動的電影,Stan幻想中的祕密登月計劃只佔了非常小的部分,全片都是在講太空競賽時期休斯頓郊區兒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喜不喜歡這部電影取決於你喜不喜歡懷舊,我看評論區有人說咱跟美國生活沒共鳴,come on,大家都是從小孩子長大的,無論是跟朋友一起玩,還是週末看電視,總有一件兩件事是聯結我們所有人的吧?旁白娓娓道來理查德·林克萊特的美妙臺詞,像一部精彩的童年回憶錄,我被深深迷住了
Alcotnkrintia
Alcotnkrintia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那個晚上,我也沒等到姚明舉著國旗出場就睡著了。醒來後的我懊惱不已,覺得好像錯過了什麼很重大的事情。Richard Linklater一半講瑣碎童年,一半就在講這件少年心事。年輕的孩童曾夢想著成為偉大的「參與者」,可殊不知我們甚至沒能成為偉大的「見證者」。登月著陸的時刻我們在遊樂園玩耍,留下足跡的時刻我們早睏倦不已。但日後成年的我們再提及這段過往,這份「不在場」的念想其實又幫助我們實現了「在場」,某種形式上。 與其說是回到60年代,不如說是讓所有人重返童年。房前草坪上無憂無慮地嬉戲,父母職業在夥伴間的攀比,坐在電影院裡刷過漫長的夏季,黑白的電視機突然彷彿塗上彩色的畫筆,一盤盤精緻的食物勾起了滿滿的食慾。那些可愛的畫面裡都是曾經的自己。